8月31日,東莞市大嶺山鎮(zhèn)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陪同革命“五老”人員林樹娣來到大嶺山之歌紅色文化展示中心,一同追尋紅色記憶,傳承革命精神。
今年101歲的林樹娣婆婆在抗戰(zhàn)時期經常為部隊送米送柴送水,為黨的革命事業(yè)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。林婆婆也是“大眼仔”兒童團長林樹連的姐姐,這次來到大嶺山之歌紅色文化展示中心,就是為了看一看展廳里展示的弟弟林樹連的浮雕。林婆婆剛進入大門,遠遠地看到浮雕,就直說“好像!真的好像!”,邊說邊抹眼淚,用手指著浮雕,給大家講述起那段戰(zhàn)火紛飛的故事。
1938年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,林樹連剛滿十周歲,身材高大、濃眉大眼,人們稱之為“大眼仔”。在小學期間,林樹連深受中共黨員熊老師的影響,擔任了甕窯兒童團團長,經常為部隊送信、送文件、送子彈,逐漸成為游擊隊的一名小通訊員。1941年(農歷)8月15日,800多名國民黨頑軍向大嶺村進犯,林樹連不幸被敵人抓獲。 敵人對他時而用花言巧語哄騙,時而揮刀弄槍威嚇,追問游擊隊在哪里?村里的人到哪里去了?林樹連毫不畏懼、從容對答,令敵人毫無收獲。敵人惱羞成怒,便抽出刺刀向林樹連的腿刺去,頓時他腿上鮮血直流,敵人又反復對他“勸告”、“逼供”,得到的回答仍是“不知道”三個字。敵人無計可施,獸性大發(fā),拔槍殺害了年僅13歲的兒童團長林樹連。
林婆婆雖然已過百歲,但思路敏捷、十分健談,談起抗戰(zhàn)年代的革命故事,她深深感嘆現(xiàn)在祖國越來越強大,生活越來越幸福,還為大家現(xiàn)場清唱了《大嶺山之歌》。現(xiàn)場聆聽林婆婆講述紅色記憶的人員,無不深受教育和感動,并認真記錄好聽到的紅色故事。大家紛紛表示:“林婆婆講述的革命故事都是彌足珍貴的紅色記憶,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成功的不易,我們將把這些故事傳播出去,讓更多的人追憶英雄事跡,傳承紅色精神,厚植愛國情懷。”
接下來,大嶺山鎮(zhèn)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將大力做好革命“五老”服務保障工作,深入發(fā)掘“五老”革命故事和東江縱隊革命歷史,并充分發(fā)揮大嶺山抗日根據(jù)地舊址等紅色文化資源優(yōu)勢,打造紅色載體,講好紅色故事,傳承紅色精神。
![]() |
主辦單位: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: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(shù)據(jù)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:
4419000098 備案號:粵ICP備19114884號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