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,,是甜蜜的象征,。同時,,糖也給人們帶來無限負擔:肥胖、齲齒,、皮膚變差,、內(nèi)分泌紊亂、血糖波動,?!翱靥恰闭蔀闀r下最流行的養(yǎng)生方式,但你知道“控”的到底是什么糖嗎?
眾多糖里,,最該控制“添加糖”
很多人把碳水化合物和糖畫上等號,,從而拒絕主食。實際上,,碳水化合物又可分為天然糖和添加糖,。在人體內(nèi),添加糖的代謝與天然糖沒有差別,,最終都會轉(zhuǎn)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,成為血糖,。
添加糖的“罪行”:熱量高,、營養(yǎng)低
蛋糕、餅干等食物中添加糖(白砂糖,、紅糖,、玉米糖漿、蜂蜜和葡萄糖)含量高,,但維生素,、膳食纖維、蛋白質(zhì)的含量低,;
同質(zhì)量的粗糧不僅含有碳水化合物(天然糖),,還有膳食纖維以及鉀、鐵等微量元素,。
添加糖多,,心腦血管病風險高
如果保持每天的熱量攝入不變,攝入過多添加糖勢必會擠占其他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的占比,,導致蛋白質(zhì),、脂肪攝入量不足,。
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為80~120毫克。若糖分攝入過多,,長久下來便會刺激血管,,導致內(nèi)皮受損,動脈粥樣硬化,,心腦血管病風險升高,。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(nèi),。
日常做到5點才能有效控糖
控糖重要的是自覺限制飲食中的糖攝入,,而不是盲目相信控糖保健品、抗糖食物等,。
01粗糧替代細糧
盡量選升糖指數(shù)(GI)比較低的食物,,限量選擇升糖指數(shù)偏高的食物。GI越高,,代表升血糖的能力越強,。
一般來說,白米,、稀飯等越容易吸收的食物,,升糖指數(shù)越高,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,。粗糧的升糖指數(shù)較低,。
根據(jù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,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~400克,,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~150克,,薯類50~100克,也就是說,,粗雜糧應占主食的1/3左右,。
02用甜味代替添加糖和游離糖
生活中缺不了甜味,建議選擇相對健康的“吃糖”方式:吃點糖分較高的水果或果干來解饞,,如榴蓮,、香蕉、桃子,、蘋果,、梨等;一些蔬菜的甜味也很突出,,如南瓜,、胡蘿卜、甜菜等,。
03多關(guān)注低糖或無糖食品
預包裝食品營養(yǎng)標簽通則(GB28050-2011)》規(guī)定:
· 無糖或不含糖的食品,,含糖量要小于0.5克/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,;
· 低糖是小于5克/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。
值得注意的是,,有些食品雖標注“無糖”,,但仍含有麥芽糊精等物質(zhì),也不建議購買,。
04看食品標簽,,警惕隱形糖
大家挑選零食時一定要仔細看食品配料表。如果白糖,、砂糖,、蔗糖、果糖,、葡萄糖,、糊精、麥芽糊精,、淀粉糖漿,、果葡糖漿、結(jié)晶果糖,、麥芽糖,、玉米糖漿等字眼的位置很靠前,說明是隱形的含糖大戶,,盡量少買,。
05遵循飲食能量的兩個平衡
一般來說,飲食能量要保持兩個平衡:
· 能量營養(yǎng)素之間的比例適宜和平衡,,即碳水化合物占55%~65%,、脂肪占20%~30%、蛋白質(zhì)占10%~15%,,不要對某一種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太專一。
· “能量攝入=機體消耗”,,能量供給過多,,會導致肥胖、高血脂,、心腦血管病,,供給過少則會營養(yǎng)不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