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體檢,,然而,,苦苦等待的體檢報告上面卻寫著各種“結節(jié)”“息肉”“囊腫”“增生”等檢查結果。很多人看到看到這些“異樣”結果,,往往都會惴惴不安,,甚至擔心這些“定時炸彈”會發(fā)展成癌。也有不少人說,,大部分結節(jié)都是良性的,,不用管。所以,,究竟要不要管,?要不要抓緊治,?到底有沒有癌變的風險?
讓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
結節(jié)
首先說說這個“結節(jié)”,,一聽“結節(jié)”這個詞,,應該就知道它的體積并不大——結節(jié)一般小于3cm。超過3cm的那就不叫結節(jié)了,,而是叫腫塊或包塊,。
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:大一點就叫腫塊,那結節(jié)會不會是腫瘤的早期階段呢,?
其實一般結節(jié)都是屬于良性的,,比如皮膚結節(jié),跟癌癥毫無關系,;乳腺結節(jié)更是普遍到跟感冒一樣存在,,并且95%的甲狀腺結節(jié)都是良性。
那肺結節(jié)呢,?許多人體檢拍個X片或CT,,被提示有肺結節(jié),就會十分擔心那是不是早期肺癌,。其實肺結節(jié)也是大部分都是良性,,只有少部分是惡性,不到10%,。
那怎么看是不是肺癌呢,?其實如果肺結節(jié)的情況已經能提示肺癌了,那檢查結果上面就會給出肺癌的診斷,,至于沒給出來,,大部分都是良性;還有一些不確定的,,醫(yī)生也會讓你定期復查觀察,。
息肉
再來說說“息肉”。這個“息肉”其實就是多長了一小塊肉,,一般是在空腔臟器里長,,比如鼻、胃,、膽,、腸等,所以我們一般聽到的是鼻息肉,、胃息肉,、膽囊息肉和腸道息肉等。
鼻息肉屬于良性的腫瘤,,鼻息肉惡變的可能極為罕見,;至于胃腸道息肉,,相對來說需要引起重視,尤其是腺瘤性息肉,,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,,癌變率高達10%-30%,建議早期切除,,且定期復查,。
當然即便不是腺瘤性息肉,比如增生性息肉,,屬于良性病變,但也有少部分人會繼續(xù)長大,,發(fā)生癌變,,因此也建議定期復查或早期切除。
膽囊息肉有多種,,比如膽固醇性息肉,,炎癥性息肉,腺瘤性息肉等,,其中腺瘤性息肉癌變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,,所以發(fā)現膽囊息肉,單發(fā),,體積大于1cm,,或生長速度較快,建議早期手術切除,;如果是多發(fā)性膽囊息肉,,生長速度又慢,那可以繼續(xù)定期觀察,。
囊腫
再就是“囊腫”,。乍一聽肝囊腫、腎囊腫就會覺得害怕,,但是又想到皮膚囊腫就覺得它不可能是癌癥,,那么囊腫會不會癌變?
囊腫幾乎不會發(fā)生癌變,,它是屬于良性病變,,所以不用擔心它的癌變問題。
那像肝囊腫這樣的嚴重嗎,?一般來說體積比較?。ㄐ∮?/span>5cm),生長又緩慢,,也沒啥癥狀,,那就沒啥嚴重的,,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,每年定期復查一下就可以了,。但是如果有明顯癥狀,,或者體積比較大,就要積極治療,,以免出現囊腫破裂,,引起急腹癥或肝功能異常。
所以囊腫雖然看起來更像癌癥,,但實際上相對來說要安全一些,。
增生
最后說說這個“增生”,這個概念算是比較廣泛的,,上面提到的結節(jié),、息肉和囊腫都有或可能存在增生,比如乳腺增生結節(jié),,增生性息肉或增生性囊腫,,但它是良性的。
增生其實是屬于為了適應身體發(fā)展的需要而增長,,這種增長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,,生理性比如前面說的乳腺增生,前列腺增生,;病理性的比如息肉,,腫瘤或癌癥。
一般情況下,,增生都是屬于良性,,少部分比如出現不典型增生(食管、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)那就屬于癌前病變了,。
大部分結節(jié)為良性
在影像檢查中(如CT,、胸片),發(fā)現的類圓形的直徑小于 3 厘米的病灶通常描述為結節(jié)灶,。直徑小于1厘米時常被描述為“小結節(jié)”,,直徑小于 0.5 厘米時就稱為微小或細小結節(jié)。
隨著近年來多排螺旋CT 的出現,,小結節(jié)或微小結節(jié)發(fā)現得越來越多,,但大部分是良性的。
甲狀腺結節(jié)
惡性率不足1%
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病變,、炎癥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(jié),。不過,甲狀腺結節(jié)的惡性率不足1%,,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的,,不需治療,。
直徑<10mm的甲狀腺結節(jié),如果B超沒有發(fā)現結節(jié)有細微鈣化,、增大等情況,,只需定期隨訪,一般不需要治療,;10mm<直徑<40mm的甲狀腺結節(jié),,需要做穿刺檢查;直徑>40mm的甲狀腺結節(jié)可能已發(fā)生癌變了,,要盡快配合醫(yī)生進行治療,。
肺結節(jié)
直徑<5mm的微小結節(jié)多為良性
雖然只有5%左右的肺結節(jié)會發(fā)展成肺癌,但我們仍要注意,,畢竟在我國,,肺癌是發(fā)病率、死亡率最高的腫瘤之一,。直徑<5mm的微小肺結節(jié)多為良性,,一般不需要治療,,定期隨訪即可,,3個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檢查,觀察結節(jié)大小變化,。如果結節(jié)沒有變化,、沒有異常增大,一般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,,有的甚至會隨著時間變化慢慢消失,;直徑>8mm的肺結節(jié),要盡早診治,;也就是說結節(jié)越大,,癌變的幾率越大。因此,,如果在隨訪中發(fā)現結節(jié)明顯增大,,或者有惡性的表現,比如出現明顯分葉,、實性成分增多,、胸膜褶皺等惡性特征,建議積極進行手術治療,,畢竟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很高,。
增生不一定會發(fā)展成癌
增生分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,生理性增生有時會對人體有益,,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,,但也不意味著增生就一定會發(fā)展成癌癥,。
乳腺增生
病理生理要分清
臨床上的乳腺增生多為生理性乳腺增生。有研究表明:乳腺癌患者中,,有乳腺增生病史的患者不到2%,。生理性乳腺增生主要與內分泌紊亂以及不良情緒有關,乳房會隨著月經周期而發(fā)生周期性乳房脹痛,,一般可隨著患者的自我調節(jié)而自行消解,,無需治療;病理性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是持續(xù)性疼痛,,沒有周期,,且有癌變的風險;因此建議及時排查病理性乳腺增生的可能,,保持心情愉悅,。
前列腺增生
大多可以保守治療
前列腺增生早期大多可保守治療,效果較好,,目前還沒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轉化的證據,。
骨質增生
做X光檢查時,有時會檢查出關節(jié)處有增生現象,,也就是“骨刺”,,尤其是頸椎、腰椎和膝關節(jié),。
很多老人以為骨刺是病,,發(fā)現一定要將其去除,有些人甚至聽信虛假廣告,,想通過服藥溶骨,。其實,骨刺是人體代償性的增生,,即通過增生來幫助支撐身體,、穩(wěn)定關節(jié),如果沒有給身體帶來不適,,不需要做特殊處理,。
有一部分息肉會癌變
息肉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“肉”。大多數息肉屬良性,,但有一部分會惡變,。建議只要在體檢中發(fā)現息肉就應盡可能切除,隨后送去病理活檢,,確診息肉類型,,防止復發(fā)。
腸息肉
易發(fā)生癌變
腸息肉很容易發(fā)生癌變,95%以上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發(fā)展而成的,。從息肉到癌中間只有三步,,小息肉→大息肉→不典型增生→腸癌。這三步往往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,。腸道息肉有炎癥性息肉,、腺瘤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3種類型,,應對方法也有所不同:炎癥性息肉以治療原發(fā)性腸道疾病為主,,炎癥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;腺瘤性息肉只要及時發(fā)現并將其切除,,隨后保證定期做腸鏡檢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,即可有效預防復發(fā)及癌變;增生性息肉癥狀不明顯,,一般無需特殊治療,。
膽囊息肉
直徑<1cm危險性小
膽囊息肉包括膽固醇息肉、炎性息肉,、腺瘤息肉三種類型:腺瘤性息肉多為癌前病變,,平均癌癥發(fā)生率為8%;膽固醇息肉和炎癥息肉癌變發(fā)生率相對較低,,但不能掉以輕心,,仍需定期行B超檢查觀察大小及形態(tài)變化,必要時可行超聲造影,,增強CT,,磁共振等檢查進一步明確,。息肉直徑<1cm,,通常可以長期存在,,無癥狀,,不影響生命,不需要手術干預,,也無須藥物治療,,定期進行超聲隨訪檢查即可。一般建議每6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,;息肉直徑>1cm,,其癌變概率明顯升高,尤其年齡50歲以上的,,需盡快進行手術切除膽囊,。
宮頸息肉
藥物對于宮頸息肉來說幾乎沒有效果,發(fā)現后應進行微創(chuàng)手術切除,,并進行病理檢查,,如果發(fā)現有惡變,,要進一步進行治療。
鼻息肉
目前尚無明確證據證明鼻息肉會癌變,,對于病情輕微的鼻息肉患者,,可以通過藥物保守治療。但如果出現影響鼻竇引流的鼻息肉,,或者是經藥物治療癥狀改善不明顯的,,則需要具體咨詢醫(yī)生。
如何預防息肉的產生,?
1. 控制飲食,,戒煙限酒,多食用蔬菜水果,,多攝入膳食纖維,。2. 每年定期體檢,以及時發(fā)現各種息肉,,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,。3. 定期復查,息肉即使切除后,,也可能復發(fā),,所以要定期復查,以便早發(fā)現早治療,。
囊腫基本不需特別治療
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,,有時是單獨的一個囊腫,有時也會同時出現多個囊腫,,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,,體檢查出也不必過于緊張。
只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存在壓迫癥狀或發(fā)炎感染,,基本不需特殊治療,。
如果囊腫過大,可能會壓迫到鄰近器官,,引發(fā)不適癥狀,,則需積極治療,如果還出現了一些相關的并發(fā)癥,,比如囊腫破裂,、囊內出血等,則需及時進行外科手術,。
先天性肝囊腫
絕大多數肝囊腫不會癌變
先天性肝囊腫的發(fā)病率很低,,且不會影響肝功能,所以只要肝囊腫沒有導致身體不適都可以不作處理。對于比較小的肝囊腫只需每6個月進行一次B超復查,,觀察囊腫大小變化,;如果囊腫比較大,而且壓迫肝臟的話,,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或微創(chuàng)治療,。
宮頸囊腫
宮頸囊腫是由于宮頸腺管被堵塞,導致粘液無法排出,,從而形成囊腫,,多為良性。大多數囊腫都是由慢性炎癥引起的,,發(fā)生癌變的幾率很低,,一般無需治療,只需每3個月復查一次即可,。
乳腺囊腫
乳腺囊腫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,,95%的乳腺囊腫無需做特殊處理,只要定期觀察,,每半年做一次B超,,40歲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鉬靶檢查。
腎囊腫
腎囊腫以單純性腎囊腫較為多見,,絕大多數單純性腎囊腫為良性,,惡變幾率微乎其微,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發(fā)現前,,幾乎沒任何癥狀,。如果腎囊腫小于5cm,且沒有給患者帶來不適,,大可不必治療,,一般3-6個月復查B超觀察其變化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