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横沥街道栏目页面,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,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。
提示:您已进入视窗区1
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中国东莞横沥街道栏目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
继续访问放弃

提示:您已离开视窗区1
提示:您已进入视窗区4
提示:您已离开视窗区4
2025年第一季度“广东好人”名单公布
提示:您已进入视窗区6,本区域含有2个链接,按下Tab键浏览信息

 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选树道德典型,弘扬传统美德,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季度“广东好人”推选活动。经各地各部门推荐、集中评审、网上公示,49名同志荣获2025年第一季度“广东好人”称号。其中,横沥镇草龙舞第七代传承人黄耀林上榜,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事迹。

  在横沥镇田饶步村有这样一位村民,10岁开始随祖父、父亲接触草龙舞传承活动,2019年他重新组建舞龙队,走进校园、企业,走出横沥,本该安享晚年的他,为了历史文化传承和带动乡村发展不遗余力,至今已有60多年,他就是草龙舞第七代传承人黄耀林。他先后被评为“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”、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。

  草龙舞的习俗自田饶步村建村以来就开始传承,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,是旧时村民在中秋时节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一项热闹民俗活动。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,草龙舞逐渐淡出群众的视野。直至数年前,田饶步村又将这个一度消逝的记忆重新唤起,“推手”之一就是年逾七旬的黄耀林。在他的努力和坚守下,2007年,“横沥草龙舞”被列入东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;2023年,横沥草龙舞助力乡村振兴被市文化馆评为全市十佳。

  横沥镇草龙舞传承基地2019年建立以来,黄耀林动员村小组定期组织草龙舞及草龙编织培训,并重新组建舞龙队,目前已发展为30人的规模,还培养了2名核心传承人。传承并非易事,黄耀林还会走进校园,向年轻一代讲述舞草龙的历史文化和扎草龙的技巧。近十年来,每年进校园活动超过10场,基地培训体验20场,教授学生超4000名。先后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与华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团队共建湾区草龙传承社会实践基地,让更多学生了解、学习、参与到这项传统活动中,让田饶步村草龙舞更好地传承下去,用文化的力量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。

  为了更好传扬草龙舞传统文化,黄耀林积极参加市非遗墟市展演、省市民间工艺展等活动,并多次被邀请到广州、佛山参加草龙舞传承活动。他在接触时代中思考草龙技艺的重生,不遗余力地帮助田饶步村以潮流文化助力草龙舞传统文化的传承、保护、传播,陆续制作出一系列草龙延伸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,推出首个潮玩IP“田小饶”,向外界展示草龙舞独特的文化魅力。2024年,田饶步舞草龙入选第二批“粤式新潮流”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,田饶步村舞草龙文化节盛况火遍全网,吸引了央视频、广东广播电视台、南方日报等中央、省、市媒体持续聚焦。

  如今,黄耀林一边宣扬草龙舞传统文化,一边致力教授年轻一辈舞草龙技艺,他坚定地守护和传承着舞草龙这一意义深远的文化遗产。他的坚守与执着,让草龙舞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熠熠生辉。


  记者:邓洁莹


提示:您已离开视窗区6
中国东莞横沥街道栏目_中国东莞横沥街道栏目
提示:您已进入视窗区14,本区域含有4个链接,按下Tab键浏览信息
版权所有: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      承办: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    网站标识码 : 4419000098
备案号:粤Ihengli备19114884号      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      技术支持:开普云       网站地图    联系我们
提示:您已离开视窗区14
拼音 简体
重置
声音开关
声音开关
语速
语速
阅读方式
阅读方式
配色
配色
配色
放大
缩小
鼠标样式
十字线
大字幕
说明
更多服务
读屏专用
退出服务
导航区 ALT+1
视窗区 (15) ALT+2
交互区 ALT+4
列表区 ALT+5
正文区 ALT+6
服务区 ALT+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