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(jù)水文氣象部門預報,,受東江上游來水和天文潮共同影響,東江將于29日中午至下午出現(xiàn)明顯漲水過程,,可能出現(xiàn)編號洪水,,為近十年來最大值。為做好防御工作,,4月28日下午,,莞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、辦事處主任麥允謙緊急召開三防會商研判會,,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葉俊杰,,黨工委委員鄺漢強及住建、應急,、交警,、城管、水務,、工程建設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,。
研判會主要圍繞“怎樣做”開展,。會上,應急部門結合氣象部門預測分析了28-29日降雨情況,;水務部門結合當前東江和東引運河水位情況,,對河流的防洪能力進行了評估;交警部門就易澇點的交通管制提出了建議,;住建,、工程、城管部門分別就28日暴雨進行了復盤,。
麥允謙提出五點工作要求,,一是要充分利用人民公園湖、理工學院湖和運河的調蓄功能,,在洪峰出現(xiàn)前騰空湖泊,、降低水位,做好“蓄”的準備,;二是要加強東江,、東引運河河道巡查,及時勸離在江邊,、河邊的群眾,;三是要落實好低洼易澇點居民的防汛宣傳,做好轉移的準備,;四是要加快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的清淤和檢修工作,,確保排水設施在關鍵時刻能發(fā)揮最大效用;五是要落實好易澇點周邊交通管制,、疏導及救援措施,,還有防墜網(wǎng)的檢查,防止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受到威脅,。
麥允謙強調,,無論是防還是救,機制是關鍵,。本次受東江上游來水和天文潮共同影響,,對莞城可能造成的最大影響是內澇,,各部門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機制,。如水務等部門要科學確定水閘啟閉水位及控制流量,構建“蓄”“排”結合排水系統(tǒng),;交警部門要明確易澇點周邊實施交通管制實施的情形和措施,,保障車輛“不泡水”;城管部門要落實好排水口清理,、易澇點值守,、行道樹修剪,、倒伏樹木清理等工作;應急部門要做好包括惡劣天氣的監(jiān)測預警,、突發(fā)信息的收集報送,、救援物資力量的調配等,充分發(fā)揮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作用,。
下午5時,,莞城街道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,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葉俊杰坐鎮(zhèn)應急指揮中心,,應急,、住建等9個部門參與聯(lián)合值守。各部門,、各社區(qū)分別到低洼易澇點居民區(qū),、工地進行防汛宣傳,巡查東江河道并勸離在東江邊的群眾,。
下來,,莞城街道各部門、各社區(qū)將共同做好災害防范與應對工作,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,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