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022-04-30 16:16 -
来源: 本站 -
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 打印 -
分享到:
提示:您已离开导航区1
说起大朗的特色产业,很多人都能立刻想到毛织业。在大朗,大约有20万人从事与毛织相关的工作。劳动节前夕,记者特意走进了毛织生产车间,体验了一番毛织人的工作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劳动最光荣,在社会发展的大车轮中,不同的岗位都有自己的奉献和付出。大朗是中国羊毛衫名镇,与毛织相关的岗位有很多,比如说设计师、缝盘师、后整师等等。那么今天我将以一个一线女工的身份走进我们的毛织工厂,让毛织师傅带我一起来感受一下咱们毛织岗位的工作,走吧!
小小毛衣 大大学问
一件毛衣从无到有要经过大大小小十几个步骤,设计师将毛衣的参数、款式、花色输入电脑,再由全自动的电脑横机将毛衣的布片织出来,通过缝盘师的巧手将布片缝合在一起,然后经历洗水、熨烫、查补等后整环节,才能成为一件合格的成衣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这个车间需要做些什么呀?
宁思应师傅:我们这车间主要是加工片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加工毛衣的布片是吧,我们这里人不是很多,一个人大概需要照顾多少台机器呢?
宁思应师傅:我们一个人要照顾17台机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那我们平时的工人在这个车间都需要做哪些工作?
宁思应师傅:就机器报警、就是要剪布片,反正有红灯的时候它就会报警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就只要亮红灯了,我们的工人就要去处理一下是吧。
宁思应师傅:要处理机器就停下来了要处理,处理不到位,叫我们来处理。
记者上阵操作体验
看过了几个环节之后,记者决定亲自上手,体验一下毛衣制作过程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今天的师傅--赵师傅,赵师傅您好,您从事咱们这个毛织行业多少年了?
赵枫师傅:我踏入这个毛织行业到现在已经20多年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那您是老师傅了,今天您可得好好带一下我,那我特别好奇,就是咱们这样的一件毛衣,从毛线到最后的一件成品,总共需要经过多少个步骤呢?
赵枫师傅:基本上要十几个步骤,来回从毛线进入毛织厂的一个步骤就是织机先把它织成一片一片,经过织机部,就进入缝盘部,要把它缝合成一件成衣,上袖,然后就是挑装部挑一下废纱,把线头藏好等等十几个步骤,到最后就是洗水查补车标,总共有十几个步骤,最后就做成一件漂亮的成衣了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嗯,听起来很繁琐啊,那不知道像我,您觉得适合去哪个部门呢?
赵枫师傅:我看你挺机灵的,可以进缝盘部来学一下技术工比较适合你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嗯,好,那咱们走。
缝盘环节技巧多
赵师傅告诉记者,在毛衣生产过程中,缝盘岗位目前还是要靠熟练工人来操作,没法实现“机器换人”,缝盘师就是要将电脑横机织出来的布片拼接缝合,最终成为一件完整的成衣。一个缝盘学徒大约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操作熟练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赵师傅能不能让我来尝试一下往上挂。
赵枫师傅:这里你就这样往上挂,但是你不要这样拉开,如果拉开的话,那个袖子它就有点飞机袖了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我来尝试一下。
赵枫师傅:你这个手不要拉开,你不要拉开,你一个手在上面,一个手在下面拿着这个片这样去挂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我感觉进不去。
赵枫师傅:刚开始是这样的,刚开始我们学的时候也是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平了吗?
赵枫师傅:这个可以,这个因为它是乱边的,只有锁口小一点都可以,但是你不要拉开去挂,这个手要在上面,这个要在下面拿着那个片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那我把这个片也上去,
赵枫师傅:咱们把它挂上了之后,然后就开始缝,这个地方,你看你把这车拉了,等一下你这个颜色就对不上了是吧,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这就不对了是吧。
赵枫师傅:那我们要把它松一点啊,要顺手要松一点。这个线头就这样,竖上来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好,那就开始踩了。这个地方怎么办呢,
赵枫师傅:你要这个拉一下线,拉一下再踩,那个部位它厚嘛,你用手手动拉它一下,手动拉一下,就紧一点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好,可以剪了啊,
赵枫师傅:翻过来看衣服,翻过来再检查一下,检查一下有没有对到颜色。
耐心处理毛衣细节
缝盘结束后,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,但是接下来还需要做一些“收尾”的工作,将多余的线头“藏起来”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钩子朝下,这样是吧。
赵枫师傅:嗯,你这个手不能这样拿,你看这个手这样捏着这个钩针,这个手这样捏这个钩针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这样下去是吧?
赵枫师傅:是,这个缝线上面不能勾到缝线下面,勾到缝线下面你都跑到正面,你看,都在这下面一般都跑到外面去了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只能上到表面的那层。
赵枫师傅:是啊,要勾到这个,这个压这个缝盘线这个上面,这里面这个缝里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这个缝里,哇有点难度。一针。
赵枫师傅:对这样子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呀呀呀呀呀呀
赵枫师傅:刚开始有点难度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对这个力度掌握不好,两针。哎呀我从未感受过自己的手这么笨。刚开始转的就有点不灵活。
大朗镇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亚欧: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努力,我和赵师傅的这件衣服终于完成了,虽然我只是参与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,但是我已经是手臂很酸痛,眼睛也很疲劳了。但是就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,我们的毛织工人他们都在我们的流水线上在默默地付出,汗流浃背的工作着,真的是非常地辛苦。五一到来之际,我们要致敬所有的平凡的劳动者们,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很多不平凡的事情。
本台记者王亚欧 叶效波 朱思奇 见习记者谢乐怡报道